Quantcast
Channel: 基本法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50

回應基本法教材兩點想法

$
0
0

教育局今年6月有一份基本法教材,帶有2點偏駁內容。我覺得他們只代表建制派卻不代表民主派看法,有望代表民主派一一反駁。希望大家看到一名民主派支持者的想法。

第一點:進行街頭示威,反映香港人民主意識粗糙膚淺

要反駁,要先講民主意識是甚麼! 民主,照自己定義,就是容許人民參與、影響政治,同時利用制度保障人權防止暴政。如果街頭示威能夠讓人民對政局發揮影響力,制衡暴政保護人權,其實不是民主意識膚淺,反而是民主意識高。

事實上,「遊行示威」對「民主政治」有利。很多國家民主轉型都依據群眾覺醒推動民主。沒有東德、捷克人民和平走上街頭示威,共產政權就不會崩潰,民主也不會出現。南斯拉夫、突尼西亞今天的民主,都是當天人民走上街頭建立的。台灣的民主不是單靠國民黨的改革,都依賴台灣公民社會一次再一次示威下推動,沒有野白合學運,不能代表台灣人、不受台灣人監督的萬年國會不會那麼快下台,民選國會沒有那麼快出現。

維持民主,都少不了街頭行動。南韓人走上街頭,才可以將貪污總統趕下台,監督政府。美國公民社會示威反特朗普不當政策,才令特朗普多了顧忌,儘量防止他破壞民主體制。

因此,為甚麼街頭示威會不利我所定義的民主?由以上所看,根本是有利民主,反而是中共邏輯上不通。

除非,中共不是用我所講的民主定義,如果中共和基本法教材眼中定義的民主意識是「中共一黨領導下的人民參與」、「你是人民,我作主」,也許就可以解釋為何街頭示威會是在中共眼中不合中共定義的民主!當然,這樣定義的民主合不合理,能不能保障人民權益,民主派讀者心中有數。

第二點:諮詢溝通機制有效,不應用街頭示威

基本法教材說香港諮詢溝通機制有效,但我和相當多人不是這樣想。

香港政府諮詢意見,大家能表達意見,但政府不一定要聽。至1997年,大家講了真普選、全民退保20年,不見得政府有認真落實,有改善我們的權利。

831前,香港公投、民調都顯示香港不少人喜歡公民提名。就算較溫和的都要求提名委員會要擴大選民基礎。不過,831框架卻反而給大家有操控的選舉。

2016年全民退保諮詢社會上很多人、團體都希望政府給老人家基本生活保障。政府不理會也算,林鄭竟然被指刪改諮詢顧問報告。

坦白說,假如政府願意改革,諮詢後能改變不合理的制度和生活,人民會不信任體制內的渠道嗎?人民會街頭示威嗎?

831框架前,自己也參加政府第一屆諮詢,以為政府聽意見後會從善如流,以為回歸後政府會讓我們有民主真普選(俗稱民主回歸),以為中共會改革。831後,我才發現參與諮詢不能改變生活,不能改變我們的權利。831後,我才發現回歸後不一定有民主,中共的一人一票是被操控的。中共原來根本不會改革,反而只會儘一切勞力捉緊權力。

在那時之後,我就相信,中共不會主動去改變。只有在合適的時機下(例如經濟危機、高層內亂),我們人民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去推動社會改變,這個世界才會在危機下得以改變。

因此,諮詢溝通機制根本就無效。有效就不會有人參與激進社會運動。政府的教材,只代表建制派一面之詞,不代表很多其他人想法。

總結

真係坦白說,溝通機制有沒有效,政府自己看見那麼多社會問題就知道。民主底下用街頭示威表達問題,也根本沒有問題。政府的教材不應只帶出建制派的說法,都應該講出我們民主派對制度的不信任,我們的價值觀,才能讓學生接觸不同想法,在比較下找出適合自己的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5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