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基本法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50

「做奴才」作為一個「尊榮」與人生「志業」

$
0
0
內容: 

《官人的蟲蟲》
官人肚內幾條蟲,游曳心肝腑肺中。
總是屁門喧天後,早知味道別不同。

「奴才」的作用不一定是作為奴僕般被役使,而往往是要突顯主子的高大威猛及英明神武,特別是當主子其實並不高大威猛,或者是當主子其實是迂腐無能的時候,奴才的作用就特別重要。

我們有時會以為「奴才」這詞是一種蔑視性的批評,但事實上原來被稱為奴才也可能是一種「特權」。在清朝中葉之前,唔係是但一個路人甲都可以在皇帝面前稱奴才的。只有满族的大臣才可以使用這個稱謂,而漢族的大臣無論是立下了多大的功勞或者官銜有幾大,都是不可以使用「奴才」這個稱謂的。到了晚清時候,對於一些功勞顯赫又得到皇帝重視的漢族官員,才開始被容許自稱為「奴才」。這可以說是部份漢族官員經過很多年努力爭取才能得到的「尊榮」。今天在香港最吃得開的奴才,都是有什麼「顧問」、「政協」、「基本法委員」這些身份的,好多人爭餐懵都未必做到,大家唔恨得咁多。

「奴」這個字也可以一分為二,第一種是奴隸,第二種就是奴才。「奴隸」是主子擁有的、作為工具性役使的工具,與耕田的鋤頭或殺人的刀劍性質相同。奴隸除了被主子奴役之外,基本上沒有任何權力,也不會有必然的權利,有無飯食都未必有人保證到。「奴才」則不同了,雖然也有個「奴」字,但與奴隷是有所分别的。奴隸被奴役,是被强迫的;而奴才為主子服務,多是心甘情願的,甚至還是要自己主動爭取的,要爭取主子信任,要爭取主子的寵愛。慈禧太后在後宮養馬騮作寵物,也寵養了一幫奴才為她辦事,幫她作惡。得到寵信的奴才,還可能有權去奴役其他比他地位低的奴才。最得寵那幾個,雖然可能仍然是外貌猥瑣,望之不似人君,而且可能奴才相出曬面,但總也算是身光頸靚,甚至可以搵到唔少着數。都幾巴閉!

奴才在主子心目中是否優秀,往往取決於要讓主子覺得他是心甘情願奴顏屈膝。做奴才要做到那種光榮感出晒面,要表現得懂得欣賞主子低能無聊,還要幫主子令其他人都要變成奴才。更重要的是在主子講埋啲廢話假話的時候,飛撲出來身先士卒,歌頌主子絕對正確。

雖然今天已經離開滿清王朝百多年,但這種奴才文化從來沒有消失,在今天說要文化復興的強國,首先就要重新發揚這一種奴才文化。要在意識形態層面大樹特樹其主子的高大威猛,奴才的角色也特別重要。看看大陸那些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核突到令人毛管也豎起的歌功頌德文章,當知奴才這種國粹正在不斷發揚光大。

在香港,特別是在主權移交之後,這種奴才文化更成為觀察香港政治動態的一道風景線。起碼在殖民地時代,我就未曾見過有官員要擦港督鞋,冇人會不要臉到公開讚揚港督越來越有魅力。更加唔會有港督隔幾千里贊事頭婆青春美麗。

最近幾天,又看到有些在香港這個文明之地做奴才做到鬆毛鬆翼的,紛紛擺出「先主子之憂而憂」的姿態,爭著表現出是他或她最早就能分辨主子肚皮內的味道有幾腥臭,這真的令人再一次大開眼界。早唔見佢哋講,主子放完屁之後就要搶先出來表示:「一向都係咁味道㗎啦,我老早就知啦!你哋唔知咩?」講的時候,那種充滿欣賞的表情簡直係七情上面,彷彿佢老細個屁,真係睇到都香噴噴,還要表現出那種滿足感及光榮感滿到瀉。這種無恥的能耐,真的非一般人做得到。證明做奴才對某種人來說確是一種「志業」,也再一次證明有啲野真係冇底線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5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