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意見書:普世性普選定義不容歪曲 人權公約下責任不容否定 (人權監察)
普世性普選定義 不容歪曲人權公約下責任 不容否定人權監察就「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文件」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提交之意見書二零一零年二月1. 早前,有政府官員指「《基本法》並沒說一定要取消功能組別,未來普選立法會,只要所有人有兩票,都是公平平等的...
View Article516,這是一場關乎時間的戰爭
政改表決前夕,民意調查之多令人眼花撩亂,結果更時有出入。在許多人心目中,民調猶如鏡子,映照社會的輪廓:某官員說錯話,民意反彈,反之亦然。然而有些時候,最好還是拋開民調。譬如說,當課題是橫跨廿多年時空的政制改革,甚至當我們想知道「五區公投」在其中的意義之際。記得回歸後首十年,自己於遊行隊伍聽過上千次的口號之一,便是爭取0708雙普選,因《基本法》的政制部份寫到那裏便留了白,人們嘴裏遂喊得踏實一點;反過...
View Article莊耀洸:亞洲價值污染普選定義 (亦刊於明報2010年7月1日)
目前政改爭論關鍵是普選終點有無保證,早前劉兆佳表示,香港政制只能按照《基本法》、《中英聯合聲明》及人大常委的決定來設計,不能引用國際人權公約,這是公然與聯合國唱反調,亦意味著所謂終極普選,亦不會合乎國際人權標準。2006年3月30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就香港的審議結論建議:「香港特區應採取一切措施,使立法會經普及平等的選舉產生,並確保對《基本法》作出的所有解釋(包括涉及選舉及公共事務的解釋)符合公約(...
View Article莊耀洸:《從專業操守看學校挺遊行》(亦刊於香港經濟日報2010年7月7日,題為《強迫參與政治活動 違教育精神》)
莊耀洸:《從專業操守看學校挺遊行》 (亦刊於香港經濟日報2010年7月7日,題為《強迫參與政治活動...
View Article司法獨立終於雙手奉上
第四次人大釋法。終於,到了由終審法院提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條文作出解釋的這一天。《明報》主筆劉進圖今天以「終院憑政治智慧解危機」為題撰文,認為終院決定「先下手為強」,「在絕境中化慘敗為小勝」,更稱「這份政治智慧,值得本地法官借鏡」云云。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上任之初,曾經開宗明義說「法院處理很多爭議,原因各有不同,無論如何,法官只可處理法律問題,不可能解決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言猶在耳,假如是次就...
View Article動輒釋法,敗壞法治──回應史泰祖
新民黨副主席史泰祖在《星島日報》撰文,為「外傭官司」尋求人大釋法辯論。又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嚇人數據,把邀請中央插手香港內政合理化。假如政府真的因為這件尚未審結的官司提請人大釋法、甚至令中央主動釋法,那麼一國兩制、司法獨立將又會再被削弱敗壞。人大釋法沒錯是「合法」的權力,但法治不單是說誰主權力的問題,更要考慮法治的精神何在。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戴耀廷教授曾歸納出法治的四個層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限權...
View Article被偽造的社會對立
在《國王的新衣》的故事中,國王最終沒有穿衣,就去國民面對展示他的新衣。原來事件是有後續發展的,有個小孩忍出住笑,笑國王沒穿衣。有個二打六官員出來為國王解圍,但解圍的方法不是說出真相,而是製造另一個虛構的對立:立即指責這個小孩沒有品味,沒有教養。這個二打六官員的行為實在很白目,但是,它竟然引起全香港圍繞着這個虛構的對立不斷跳鬼,群起爭論這個小孩的品味和教養。菲傭居留權的爭議並非在於是否所有菲傭都應該有...
View Article雙非爭議:政府無能 公民自救
圖:嘉賓范國威、吳靄儀及主持陳允中雙非孕婦來港產仔的議題,不過一星期多前尚且熱哄哄。然特區政府及特首候選人連串貪腐醜聞,倒是把香港市民也團結在一起。然而,雙非的討論仍是要繼續,本網與土地正義聯盟今日合辦「修法可行嗎?」論壇,邀得倡議修改基本法的新民主同盟成員范國威,以及公民黨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如何回應建制派「釋法」攻勢,范國威提出另一道強而有力的工具——「修法」,去回應釋法及導引市民的情緒。吳靄儀分...
View Article人大釋法巔倒黑白 五十年不變承諾提早收回
從前有一間叫「一國兩制」的學校,裡面有一位老師,名叫「仁戴」。老師有個兒子,在同一學校就讀小學二年班。兒子名字是「特駒」。有一天仁戴老師出了一份數學考試卷作為全班的考試題目。為表「公平公正」,仁戴老師請了另一位老師改卷。我們姑且叫該老師為「終審老師」。仁戴老師對「終審」老師說:「這份試卷你可以以你對數學的理解,全權根據題目改卷。除非題目超越了數學範疇,你便應該請我作出『解釋』,否則,你可以根據題目改...
View Article基本法的迷思(陳方安生亦不免乎)
二月六日傳媒報道陳方安生提及基本法廿三條,她指出”雖則港人有憲制責任為廿三條立法···”。同日在明報則有黎佩芬重提戴耀廷的”堵路爭民主”建議,謂戴”指謂有法必依,只是對法治的低層次理解”。同一日在傳媒出現這二則論述,多少反映港人對法律、法治以至基本法的看法,其中不無一些迷思(myths)。我在前文”由倒梁至普選道途上須知”,曾運用組群(groups)及決定(decisions)這兩個基本變項,透析政...
View Article外傭居權案開審 第五次釋法來臨?
(獨媒特約報導)外傭居港權於今早(2月26日)在終審法院開審,預料審訊三日。早在去年年底,律政司袁國強曾向終審法院建議就外傭居港權一案提請人大釋法,並同時處理雙非兒童的問題。代表政府的大律師今日亦清楚表示,將於明日再審時向終審法院提出,就1999年釋法範圍作出澄清,法庭今日亦拒絕了一位代表雙非兒童的律師加入案件。於開審前的星期五晚,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等團體主辦的「釋法或修法──香港法治前景之何...
View Article外傭居權案終審判決最大輸家:一國兩制
圖片來源自維基百科,作者為 Simon Shek。終審法院今早裁定,Vallejos案毋須尋求釋法,並駁回上訴人Evangeline B Vallejos和Daniel L Domingo的上訴請求。表面上,特區政府勝訴,兩名上訴人無法取得《基本法》所保障的居港權,顯然是輸家;但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又無法如願迫使法庭尋求釋法,又看似贏唔晒,輸返少少。...
View Article提名委員會提名「然後」投票假普選 奪參選及提名權違公約難逃司法覆核 (3.27新聞稿)
提名委員會提名「然後」投票假普選奪參選及提名權違公約難逃司法覆核人權監察新聞稿2013年3月27日香港人權監察批評,日前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提到先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然後再由市民普選的特首選舉安排,除非按國際標準作重要修改,否則一定違反普選定義和國際人權公約中的完整選舉權利,侵犯人權,這種方案難以承受司法覆核。即使僥倖逃出司法覆核的挑戰,這種小圈子包攬提名的假普選,亦會令其他基本權利得不到...
View Article聯合國香港審議結論針對假「普選」公約監察機構維護參選權 (3.29新聞稿)
聯合國「與中央對抗」反釋法倡司法與立法 分開發報告針對假「普選」公約監察機構維護參選權人權監察新聞稿2013年3月29日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委員會) 剛完成審議香港的公民權利狀況,昨晚發表報告,[1] 提醒當局在落實普選時要遵守《公...
View Article你是你的作為
自以為甚麼之餘,也想人家看到甚麼,是Goffman對「身份」的剖析,這大抵以個人做單位,而既涉人家,則身份也便不可能是咱家一個人的,不可能說一句「干卿底事」便可退場的。且以國民身份為例。國民教育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要培育國民身份,而決不只是對國家的認知,像吃叉燒飯,認知是了解烹調之法,身份是愛吃,甚至成為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天天都來一碗,you are what you...
View Article十萬人連署支持可提名參選特首
《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寫得漂亮,其實關卡重重:「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多年來,受制於「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香港這個大都會的市民仍未能選出自己的領袖,負責管治的人則仍未得到市民的認受,這個香港政治的結構缺點,也就是難解的深層次矛盾。二○一○年政改爭議時,中央政府雖明確作出了...
View Article